个人简介 胡敏,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现象学文学批评和艺术理论。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国理论中的‘绘画—哲学’现象研究”和上海市哲社项目“梅洛-庞蒂的‘感性—交织’艺术现象学研究”,在《文学评论》《美术》《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电子邮箱:HMTulip@shu.edu.cn
代表性成果 1. 《观看,亦是盲目——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视觉观念的考察》,《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 2. 《“表达”的悖论——论梅洛-庞蒂的意义理论》,《人文杂志》2024年第7期; 3. 《装饰:抵抗异化的民主工具——论威廉·莫里斯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2期; 4. 《现代艺术的现实批判:基于对拉斐尔和夏皮罗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考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5. 《感性的重建:基于梅洛-庞蒂对格列柯宗教画的讨论》,《美术》2023年第4期; 6. 《视觉的阻碍与绘画的变形:梅洛-庞蒂论“透视”和“深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2期; 7. 《绘画作为方法:梅洛对“物的可见性之谜”的反思》,《美术观察》,2023年第1期; 8. 《走向新媒体时代的一种生成性“作品”理论》,《外国美学》第40辑,2024年; 9. 《“诗画一体”的现代复兴:对保罗·克利诗画试验的现象学解读》,《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11辑,2023年; 10. 《意义的“贫乏”与最低限度的感觉——论作为一种“执行”现象学的(后)现代艺术》,《文艺论坛》,2025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