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文学院青年教师·博士后学术半月谈第二次活动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2-11-15  郑丽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14日晚,通过网络的方式,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博士后学术半月谈第二次活动成功举办。该活动由文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主办,旨在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与博士后的学术成长,为文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副会长谢尚发博士主持,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刘慧宽、世界史博士后郑彬彬主讲,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王三义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黄景春教授、中文系曹辛华教授、李德强副教授,世界史博士后黄运博士等参与点评,历史系肖清和教授以及校内外研究生等3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由刘慧宽博士就其论文《近现代碑志文体的新变及其文学史意义》进行报告。他介绍了自己的选题缘由,是由“现当代文学发展中是否有古典文学延伸?”这一问题意识引入对文言文体的现代转型研究上。他将目光聚焦于碑志文体转变的研究上,他介绍了碑志发展概况、研究状况及特点,并指出了碑志在“文体变革的新潮突显”“语言运用的互渗与破例”“叙事和议论的现代特征”三个方面的新变,总结近现代碑志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传承意义。

    接着郑彬彬博士就其论文《政治需求与经济考量:英国驻华使馆的医官配设及影响》进行报告。他解释自己选题缘由,由于其一直对医学史史实与材料文献的关注,所以他想由此切口入手研究近代化西方对中国发展的冲击,并思考此过程中对西方的反向冲击,从而理解近代史,英国决策远东事务的决策逻辑是什么。郑彬彬从“成本控制下的领馆医官配设”“英驻京使馆医官与西医进入紫禁城”“内部妥协与领馆医疗问题的解决”这三个部分来讨论英国决策远东事务的决策逻辑,即用低成本获得高收益的政治需求与经济考量逻辑。

    然后曹辛华教授对刘慧宽的研究进行评议并表示肯定,并从序跋、书信、公文、日记等文体形式为刘慧宽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最后勉励其及在座年轻学者应为现代当文学研究开拓更多的面。黄景春教授肯定刘慧宽扎实的研究面,指出学者应该尽量把自己的知识面打宽,之后他对其介绍的碑志的发展概况做出总结并补充自己的见解。李德强副教授指出从古代到现代的碑志发展存在很长的时间跨度,有大量的资料需要研究,他肯定刘慧宽研究的功力,并从其研究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他将自己对碑体书法的研究所得与刘慧宽的研究所得相交谈论,希望刘慧宽在纪念碑文体、语言新旧转型上等再进行深挖。

    王三义教授肯定郑彬彬的选题,其论文以小切口切入,资料爬梳、对比非常详细,对于史料挖掘很深,这一点是他要向报告者好好学习的。王三义教授还对郑彬彬标题的设置提出自己的疑问,希望郑彬彬批评指正。黄运博士也对郑彬彬史料爬梳的功夫表示肯定,他还从“具体领馆医官制度时间与海关医官之间的关系。除了政治考量与经济考量,是不是还有别的维度?”这两个角度向报告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最后张勇安院长对两位报告者的研究给予赞扬与肯定,他在总结评议时对刘慧宽与郑彬彬的研究分别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他们的研究去芜存菁,并发散思维,将研究扩深、扩展,不仅仅是以论文的成果形式,还要寻求更多其他的成果形式,他还勉励报告者及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在文史互通的学习中,做出更好的成绩!至此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博士后学术半月谈第二次活动圆满结束。(供稿人:孙利娟)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