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上海大学中国儿童文学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2-05-21  郑丽    浏览次数:


    2022年5月20日上午,由上海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和上海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儿童文学高峰论坛“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新变”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谭旭东教授、葛红兵教授召集,谭旭东教授组织,邹莹博士和汪雨萌博士分别担任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主持人,谢尚发博士做总结。

    论坛伊始,上海大学中文系谭旭东教授介绍了与会的嘉宾,其中有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儿童文学刊物的编辑、儿童文学作家等。谭旭东教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友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简单回顾了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发展迅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儿童文学国家重大项目获批,高校儿童文学课程越来越受欢迎。在老一辈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者努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和优秀作家加入到儿童文学的研究和创作领域当中。

    这次论坛,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张明舟应邀致开场辞。张明舟主席从两个从事儿童文学相关工作的人的故事讲起,分享了他投身儿童阅读领域的观察和思考。首先,在从海外引进优秀童书的同时,也应推动中国原创童书的发展。童书出版正在向着高品质发展,在关注文学价值同时,更应当注意从儿童和青少年视角出发,突出作品的原创性、创新性,在激发儿童读者的好奇心想象力上下功夫,帮助理解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差异,展现儿童的心灵世界;其次,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的宗旨是通过高品质儿童读物促进国际理解,维护世界和平,这与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再而,张主席儿童读物在目前世界局势变革之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认为儿童文学对人的影响终其一生,可以从中寻找解决方案;最后,随着儿童文学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儿童文学在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要支持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走出去,搭建中国儿童和世界儿童沟通的桥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科幻作家张之路老师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张老师提出儿童文学应当有一定的审美追求,儿童文学的好构思难能可贵。当今儿童文学的出版进入了比较匆忙的时期,作家在创作中往往难以精雕细琢。非虚构文学的影响,由单纯的采访或者听人讲述为蓝本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需要作者的加工和升华。随着视听化阅读、浅阅读增多,儿童实际的阅读获得是否和儿童理论家的研究存在距离,不应该忽视也不能低估文字图书的作用。

    温州大学吴其南教授指出,儿童文学在世纪之交存在生态儿童文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吴其南教授认为,作为新世纪的文学现象,自然文学成为帮助人们重回生活的重要主题,生态儿童文学是对于上个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主题偏颇,过度突出思想政治的转向;在生态儿童文学创作中,由于不满现实中已经异化的儿童生活,荒野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突出儿童精神体会、身体感觉,引导儿童走向自由;传统的自然文学中的写实部分,形成生态儿童文学的另一个向度;环境保护相关的儿童文学,从整体生态出发关于人与世界的思考,随着现代化向森林、草原推进,儿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最深刻的主题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吴翔宇教授从现代散文的兴起谈起,从文体之辩的角度阐述了儿童散文的文体学发生及反思。吴教授提出,散文是中国本土的概念,作家通过散文创作表达个性、打破限制达到自由,有其文体自觉。儿童散文研究亟需廓清学科和问题边界,应当树立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散文存在徘徊于教育和审美之间的问题,最后回归文体,认为儿童文学既是儿童和文学的两面互动,也是儿童文学的文和散文的体,两者相互勾连。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徽大学教授伍美珍老师分享了自己从1999年以来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经历,展现了新世纪儿童文学写作生态,包括作家和研究者,作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儿童文学出版史的繁荣时期。伍美珍教授认为儿童文学塑造了儿童的世界观,儿童文学创作应当真诚,不要害怕袒露自己。儿童文学给予写作者充分的自由,为了孩子写作,作为孩子写作,都肩负着教育儿童的时代责任。

    上海《少年文艺》杂志主编谢倩霓老师总结了新世纪儿童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梳理,文学杂志是原创儿童文学的主要阵地,很多优秀的儿童小说作家是从短篇作品在文学杂志上的发表开始文学创作的。她同时指出短篇儿童文学小说出版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儿童小说创作中有更多年轻的作家走上创作舞台中,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姿的儿童文学世界。近年来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抓住孩子成长精神世界,具有不为市场所扰坚持文学探索的勇气,追求纯粹的文学状态。

    贵州财经大学的刘慧副教授着眼于21世纪的儿童诗景观。认为新世纪的儿童诗创作需要发现儿童成长,尊重儿童本真的生命状态;在具有时代特征的具体语境下,儿童诗出现了大量对当下现实内容的关照,底层儿童的生存状态被抒写,儿童诗在反思现实中积蓄自我成长的力量;新世界儿童诗是充满主观能动性的,审美品味能够与时俱进,在不断探索中更新自我成长的能力,儿童诗对儿童的教育在于审美、文明、思想、写作等诸多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的孙海燕老师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儿童小说创作说起,系统梳理曹文轩儿童文学的创作经历,并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其创作特点。首先是承认儿童文学创作中成人的自我表现;其次,有庄重的轻逸感,对苦难进行了降格处理,对激情愤怒的表达克制含蓄;再而,小说有着古典美学的形态追求,以温情悲悯抗衡现代主义、后现代;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自身有其新变,封闭自足的乡土世界被打破,并在不断拓展其文学版图。

    上海师范大学王利娟老师首先从儿童诗歌创作、传播、研究和教育应用四个方面阐述儿童诗歌研究的需要顺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并提出当前儿童诗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王老师认为,儿童文学有“儿童”和“文学”两个焦点,应该从儿童(人类)语言习得规律,诗歌(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两个向度出发,重新建构中国儿童诗歌的文学研究体系,并找到提高中国儿童诗歌的文化品格的途径。

    自然笔记作家芮东莉老师从自己的《自然笔记》作品阐发,分享了如何引导青少年儿童进行自然抒写,创作自然笔记作品。芮老师认为自然笔记是儿童亲近自然、讲述自然的方式,多学科融合学习的一种新的方法。儿童通过深入自然,讲述自己与自然发生的故事,用自然笔记的方式探究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智慧。

    上海大学博士后宋敏老师就儿童文学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儿童戏剧在新世纪的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宋老师着眼于儿童戏剧市场中涌现出的儿童戏剧作品,指出在早期儿童戏剧现实主义作品被赋予教育的属性,儿童剧的观众存在特殊性,不仅有儿童也有儿童的父母,商品化促进了儿童戏剧的发展,儿童戏剧的创作团队观念发生了转变,审美追求从新世纪之前的理性、崇高和反思性到新世纪之后的趋于感性,剧本的观演方式重视参与强调儿童体验,并更加突出儿童本位观,促进健全的儿童心理塑造。同时,先有的儿童戏剧良莠不齐,不同的儿童剧团也承载着不同的时代使命,用儿童戏剧关照未来民族性格的培养,传承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等等。

    最后,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谢尚发老师对嘉宾们的发言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儿童文学存在着亲近儿童、亲近自然的态度和呼吁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儿童文学中尤其是儿童小说创作中的问题主要在于作家对于儿童本位观念的理解,儿童小说创作有着丰富的资源,其次还需要真诚的观念,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出版和杂志塑造着儿童文学的创作,编辑更需要有着时代情怀恰好塑造着,把握时代的发展和文体发展的关系;对于儿童文学的研究,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儿童文学审美追求,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过程的影响,更体现出儿童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谢尚发老师对发言的专家们们以及线上共同参与会议的师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此外,本次会议还有来自南京大学、北师大、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大、湖南师大、云南大学、浙江师大、中央财大、安徽大学、浙江外语学院、安康学院、盐城幼儿师专、沈阳工大、北华大学、邢台学院、宜春学院、温州大学、聊城职院、大同学院、黄山学院、哈尔滨学院、天津美院、陕西师大、常州工程学院、上海师大、吉林工程师院、温州理工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华东师大、同济大学、盐城师院、重庆移通学院、宜宾学院、保定幼儿师专等40多所高校师生和来及全国各方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还有来美国、加拿大等6个国家的师友们共同参加。

    这此高峰论坛的举办,赢得了与会者的好评,他们不但表达了对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和儿童文学的关注,还期待上海大学多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编辑、研究者的交流。这是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的儿童文学系列论坛之一,以后还将诚邀全国各地的师友们参加。

    (撰稿人:梁哲浩)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