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新文科·跨学科·创造力:大学文学教育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1-11-23  郑丽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中旬,以“新文科·跨学科·创造力”为主题的大学文学教育高端论坛在线上进行,论坛由上海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办,丁治民教授和谭旭东教授主持。论坛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资深教授张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汤拥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张永胜)、《文艺报》评论版青年评论家行超、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丽军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永禄等专家、学者进行发言和交流。

    作为为论坛主持人,谭旭东教授发表了引言。他提出了为什么做大学文学教育这个话题的理由,指出我们的大学文学教育出了问题,人文学科不太被重视,考核指标按照理工科的评价标准被量化,从而文学教育的对宽松的人文研究环境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的力量在于自由创造。近年来由于过度重视科研、课题,很多教授的重心已不在研究生、本科生人才培养上,而都放在项目上。而且学术界话语权内部的争夺导致了整个人文学科、文学教育的内卷,最后伤害了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应该在重视科研的同时,重视长效人才培养的问题。

    首先发言的张晶教授认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其实没有一定之规。中国传媒大学很重视新文科,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研究新文科,他说自己所在的院里还是以文学为主,文学和语言分开,分为三个方向:文学教育(申办了创意写作)、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传播。他也指出,大学的评价体系是指挥棒,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些指标上,而对人才培养有所忽视,这是当下的一个问题。中国传媒大学重视新文科,主要是在尝试“打通”:打通几个方向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很多学校的主要资源都放在了双一流学科,不一定科学。

    张晶教授还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学教育改革的情况,该校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重视人文社科基础,为艺考生也规定了一些人文教育基础阅读数目和考试题目。该校众多改革中,有很多已经实施,例如:博士生考试规定了科学技术哲学史的内容、文献考试(先笔试,后面试)。在人文学院主要开文学概论和文艺美学方面的课程等。最后,张晶教授认为,文学教学要以作品为基础讲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庆祥教授针对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发言,作为创造性写作学科建设的负责人,他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创造性写作的贯通》。杨教授提出了一个理念:基础学科应用化,应用学科基础化。他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作家班的情况,它是单独面向全国招生的硕士点,开设了大师课、非虚构写作、写作坊等课程。还开展了和波士顿大学创意写作老师的交流。杨教授认为课堂外的工作坊可以有多种方式和可能。此外,该校文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通用写作》。课程里面要设计“语言和逻辑”板块,每一个班配给一两个博士或博士后助教:不光要教,而且要写和改。通用写作课程分为高阶和低阶两个部分,前者是重语言和逻辑,后者是重创意写作。应用文写作不是课程的重点。杨教授还认为,每个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学科优势、实际情况和个性进行文学教育,因为文学教育本身就是要求有创造力,有想象力,有个性,要百花齐放。

    复旦大学中文系张业松教授的发言主要集中在对经典文本研究上,具体在鲁迅的精读和现代散文的精读。经典研读,整个一门课程要精读十几本专书,即如何阅读经典文本。张教授主要是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谈文学教育。张教授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从汪曾祺(《湘行二记》)重写《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进行了一个文本分析,从而找到文学教育的教学门径。张教授强调大学课堂对传统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对今天的读者对文脉的体认和对自身的修养的意义和价值。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我们应该把各个学科的经典解读,都放在通识教育中心的通识教育课程里。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的发言很有深度,他认为,历史不但没有终结,反倒以一种更为诡异的面目出现,出现了各种分歧,在当下文学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挑战,21世纪里,一些人类的基本价值受到了挑战,在这个时候文学教育和人的自我发现和形塑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教授以德尔斐神庙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说明自我发现的困难与重要。文学是自我发现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过去,我们强调文学的抒情功能;现在,我们应该强调文学的自我发现功能。从生态的视角看,我们不仅止步于人是万物的灵长和中心,而且要与他者和谐共存共生,从而从自我认识走向世界认识、世界互通。所以,通过文学的教育,可以认识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该进行文化的新的融合。我们应该具有一种远大的乌托邦愿景。

    同济大学中文系张生(张永胜)教授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谈同济大学的MFA教育,认为应届生比较专业、专注,但也有缺点:写作具有高度的趋同性。毕业论文是创作一部中篇小说,但学生创作的题材狭窄、趋同。该校现在MFA已经有五六届了,现在不再接受应届生的申请,要求至少是具有一年的工作经历。现在同济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每年招十七八个人。希望创意写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和生活履历比较丰富,拓宽生源的学源,也不希望有年龄限制。MFA和学校的整体的专业建构的关联性和有机性不够。同济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将“大学语文”课程改成了“大学语文和写作”课程。这里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创意写作的课程的任务比较重。MFA的学习强度很大,学生要进行作品创作,老师要进行点评,创意写作又不是一个学科,所以,经济等各方面资源的支持还不够。张教授第二部分的发言,是谈数码时代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梳理人类诸多学科的发展经验,张教授探讨数码时代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文艺报编辑部青年评论家行超老师认为,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处于疫情时代,也处于后疫情时代。诸多媒体也做了很多大学文学教育的课程,疫情的出现加速了传媒时代的文学教育传播。文学教育传媒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媒介现象,在建构我们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疫情对人际关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今天这种超级流动的时代,很多地区问题,会变成全球性的问题。面对全球灾难,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应该是一种共生互通的关系。但事实上,却出现了地区的封闭,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开始抬头,我们面对着一种新的态势,要寻求一种新的思考。如何发挥文学的无用之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个人和社会的联系进入到一种特殊状态,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回归到一种和平、友爱、共同发展的状态,是我们需要反思的。行超认为,大学文学教育,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上海大学文学院张永禄教授作了专题发言,他认为我们的文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文学教育不能够很好地满足需求。文学教育的学科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种封闭。我们关于文学教育的讨论,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例如,今天的讨论即是在新文科背景下进行的讨论。创意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意人才,而创意写作人才是一种重要的创意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文学艺术也同样是生产力。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意化目标:自我发现、创造力的培养。创意写作并不是不重视技巧,而是更强调一种自由的创造。他还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创意写作,他认为上大的模式,是一种面向大众化的面向文化产业的新人文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大学从学科、媒体、奖项、产业四个方面来进行人才培养,他认为如果创意写作成为真正的二级学科之后,将有更大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最后一个发言,他的题目是“作为创意写作的文学批评”。他认为,有一种文学批评,是一种将诸多学问融合在一起的文学批评,称之为理论的文学批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和在实践中提出理论,是不同的问题。文学批评应该关心理论,汤教授引用了罗蒂等人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创设一种特定的对话情境,反思自由和质疑之间的关系,质疑应该服从于自由的对话,质疑应该服从于目标,自由和质疑应该和谐相处。他还认为,真正的成熟是一种怀疑的态度,哪怕是怀疑自己的怀疑。罗蒂所标榜的批评是一种实用的非刻板的批评,是一种改变和重新认识。文学在自我和世界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的角色。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就存在于我们存在在世界的多种方式之中。理论的用意是打破对话的僵局,是一种探索的工具,是达到一种更客观、公平的对话的目的。批评的写作,有理由呈现一种创意的写作,因为批评是一种基于交往、判断、沟通的对话。交往是有限度的,正如我们不能和所有人都成为知心朋友。我们能够借助作品更好地走进作者,走进自己,进行交往和新的认知。正是自由、开放、反思的课堂才是大学文学批评的课堂。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也简要介绍了他在暨南大学的文学教育经验,展示了他的课程和课堂成果,为论坛增添了精彩的尾声。

    在以上诸位教授、专家发言之后,谭旭东教授对每位嘉宾的发言都进行了简短点评,提炼每一位嘉宾发言中的关键词,给予听众一种有益的提示。谭旭东教授并对诸位嘉宾和同学致以谢意!最后,丁治民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致辞,丁教授认为,这次论坛是集结了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从多方面深度探讨了大学文学教育,有广度,还有深度。他还认为这是中国大学南北对话,是一次真正高端的论坛,收获颇多,不但对自己,对整个大学文学教育界都有很多启发。

    参与这次线上论坛的还有安徽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老师和研究生,还多所高校组织研究生集体在线观看论坛直播。

    (王海峰供稿)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