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创建时间:  2021-05-01  郑丽    浏览次数:


    4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勇教授应邀做客上海大学文学院,主讲了题为《新子学与中华文化重构》的学术报告,并接着参与相同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讲座和会议由上海大学饶龙隼教授主持,学院曹辛华、姚蓉、尹楚兵、邹西礼教授、杨秀礼、梁奇副教授等40多位师生参加讲座和研讨。

    方勇先生发表《庄子学史》、《庄子纂要》等重要著作,致力于庄子学与诸子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诸子学刊》,主编《子藏》,并提出“新子学”的宏观学术理念,引领当下诸子学的研究方向。

    方教授以个人治学经历作为讲座开端,从儒学和子学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作用入手,对“新子学”概念的提出进行了回顾。他谈到自己由丰富的元典积累起步,由先秦至宋元后又折回子学、贯通《庄子》学史的独特路径。通过阐述自己在治学中所见“经籍割裂诸子”“西学破碎传统”的现象,申明了“新子学”不仅是自己由庄学而之子学的学术拓展,更是传统子学恢复原生活力的必经之路。在多元文明交流的时代现状中,董仲舒以来“独尊儒术”的文化思维应当加以拓展,将儒学之外的诸子之学同样纳入文化建构的源泉。

    在阐论诸子学术前,方教授首先对儒学进行了“离经还子”的阐述。从其源头看,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从学术地位看,晚周争鸣中的儒家并非最早面世参与文化建构的学派,当时的儒生亦非形态最为多样的学派群体;而《汉书·艺文志》以来,《隋书·经籍志》、两《唐书》中的《经籍志》《艺文志》乃至《四库全书》的经籍体系构建,都对儒家之学过分推重,使得儒学被过度神化。只有在其原生时代的视角中观照儒学,才能对其学理路径和学术面貌进行准确还原。

    在重新讨论儒学的同时,方教授进一步指出了晚周时期诸子之学多样的学术风采。晚周士人家藏的“管商之书”“黄老之术”都是时贤呼吁学术、救民济世的学术硕果,不同学派的“诸子”也都曾为百姓苍生贡献过自己独特的力量。从认知历史的角度看,这些先贤的贡献不应被忽略;从学术为当下文化繁荣助力的角度看,儒学更不能替代“管商之学”“陶朱之论”而为今人所直用。对诸子百家的重新关注,是对晚周治世学术种籽的全面激活。

    作为时代必然的文化盛事,“新子学”应当也可以有所建树。从学术立场看,以儒学原生时代的视野来关注诸子,是“新子学”的文化态度。作为关注当世的学术,包括儒学在内的百家都以积极的争鸣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学理体系。以这样的角度观照“子学”,使得我们研究诸子作品有了新的视角。从研究路径看,也只有以“新子学”的视角来探讨诸子之学,才能真正期待其在将来摆脱凌虚高蹈的姿态,而将其丰富的养分照进现实。

    在与青年学者的交流中,方教授特别提到了学术根底的重要性。指出不论是对学术专长的深度探索,还是同其他领域的学术交互,都离不开对基础文献的熟习贯通。只有在深厚根底之上,才能够对研究主体作立体、深刻的把握,也才能避免学术单一化、平面化的弊病。

    讲座在众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收尾,随后的研讨会也在各位老师的亲切握别中结束。(撰稿:李会康)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