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复旦大学教授陈振宇应邀来我院讲座

    创建时间:  2020-12-02  郑丽    浏览次数:


    11月30日上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振宇应邀来我院做题为“是不合语法还是不能完句——如何看待语言现象的本质”的讲座,讲座以线下开讲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讲座由文学院倪兰副教授主持,线下及线上一百七十余位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陈振宇教授以语言调查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谈起,即“对于一个句子,母语者觉得不可以说,是否就是‘不合法’或者说是错误的句子?”对此,陈振宇教授指出:当母语者觉得一句话不能说的时候,还不能匆忙地下结论,而是应该继续去探索更多的使用这句话的情形。陈振宇教授进而引出了本场讲座的两个核心内容:不合语法(不符合“成句条件”)与不能完句(不符合“完句条件”)。

    陈振宇教授围绕句子的成句条件和完句条件向大家解释了“错位”“零句”“可止性要素”“相对信息价值”“框式结构”等概念,认为可止性要素应该是汉语完句性研究的重点,为大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思路。基于“句子表达了说话者断言,从而构成信息高地”的观点,陈振宇教授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常见断言句并分析了其表示断言的成分,包括判断句、处所句、存在句、领有句、强调句、否定句、情态句和成分焦点句、代谓词句等。陈振宇教授重点讲解了现代汉语成分焦点句中的焦点性规则,他在这里用焦点性规则解释了为什么“*她漂亮”不能单独说,而“她很漂亮”可以,阐明了其内在理据:现代汉语形容词仅仅是纯粹描写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缺乏焦点性,所以必须加上“很”或其他成分来满足焦点性的需要。陈振宇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各”字句和“每”字句的句中焦点配置、焦点成分和古今焦点性差异等内容,通过列举大量的语例,为大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完句的句子要有明确的焦点成分的观点。

    讲座最后,陈振宇教授与线上及线下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交流,对大家的提问做出了精彩回答。这场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讲座开拓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为大家提供了新的启发和研究思路,让大家受益匪浅。(撰稿:李思贤)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