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应邀来我院做讲座

    创建时间:  2020-11-20  郑丽    浏览次数:


    11月19日下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应上海大学中国文学叙述传统研究中心之邀,在文学院408会议室做题为“清代诗史与典型事件:以自然灾难诗歌书写(1821——1911)为例”的讲座。讲座由饶龙隼教授、李翰副教授主持,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挤满会议室,共同聆听了讲座。

    人类的发展总是与各类自然灾害相伴随,讲座伊始,罗时进教授以此引出话题,指出了人类的生存史、发展史,就是与灾难共生的历史。罗先生认为,一切自然科学的或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文化结晶,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灾难有关。作为诗人,面对灾难何以自处,又作何反应?讲座的第一部分:“诗人在场”与文本形成。罗先生梳理了清代各个时期的自然灾难,考察诗人对其的关注、介入,认为真正的诗人,面对自然灾难,都不会置身事外,都会用自己的创作,保持对现实的关注,显示其在灾难中的“在场性”。罗先生列着重提出专门事件诗集、赈恤与勘灾唱和集和绘图题诗集这三类专集,以丰富的诗歌文献,说明了清代诗人在自然灾害中的“在场”。

    那么,这类叙写灾害的诗歌具有哪些特征呢?罗时进教授从纪实性、惊怖性与公共性三方面,作了分析归纳。纪实性指以写实的方法还原事件现场;惊怖性指惊奇与恐怖两种心理统一于现实场景的感会与表现;公共性则是灾难之中的作品是公共性写作,即用通俗易传的方式抵达社会边缘。同时以多首灾难诗歌为例,通过文本的细读来观察灾难中诗人的表现。

    随后,罗时进教授指出清代灾难事件诗体叙事的精神内涵,揭示诗人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清代的这些灾难诗所呈现出的特点,固然在于其对历史的见证,然与历史的记叙不同,诗人的责任在见证史实之外,还要将个人经历浓缩为创伤记忆,并深化为集体记忆,这种记忆的内涵是拯救。此外,灾难诗在悲悯之外,还要有省思、批判的人文内涵。

    最后,罗时进教授总结道,在灾难面前,诗人需要行动的拯救,同时需要以仁厚的道德情感凝聚社会意志和力量,这是灾难诗的价值所在。罗老师结合现实与自己的治学经历,指出表达民瘼、思考生命价值也是诗人、学者的责任所在,并引用晚清宋恕“著书专代世界苦人立言”一语来提醒大家,人文研究必须秉持一份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罗先生的讲座为上大师生带来丰富的精神大餐,也为古典文学研究生指明研究的方向、方法和意义。问答环节,罗先生热情地解答了多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谭闽娇供稿)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