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清华大学历史系廖名春教授来我院作讲座

    创建时间:  2020-10-10  宋桂林    浏览次数:


    10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名春教授在文学院306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荀子·解蔽>篇“空石之中”章释读及其意义》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副院长宁镇疆教授主持。

    首先,廖老师认为《荀子·解蔽》篇难读的原因在于“错简”和“关键词的误读”,随后以“空石之中”章为例对文本进行疏解。廖老师在梳理前贤关于“空石之中”章注解的基础上,通过音理和义理的双重证明,指出本章首句“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的“觙”实指孔门孔伋,并认为此说虽然出现最晚,但完全可信。随后,廖老师对本章中“微”“危”“思”“恭”诸字的含义进行了训诂学和思想史上的考辨,贯通了本章的逻辑结构,重新诠释了“空石之中”章的内容含义。其次,廖老师借助对“空石之中”章的疏解,对先秦学术史、思想史上两段公案提出了独特见解:一是关于《荀子·非十二子》篇批思、孟的问题,廖老师认为从“空石之中”章看,宋人王应麟借助《韩诗外传》引文中无子思和孟子的材料,来否定荀子并没有批评思孟一派的观点并不成立,相反《解蔽》篇是支持荀子批评子思、孟子的;二是子思的师承,亦即“思孟学派”的渊源问题。廖老师认为“颜思曾孟”道统说实不可信,曾子应该不属于“思孟”这一派,反而与荀子的关系很密切,因此从这点来看,我们对先秦儒家学说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随后,宁镇疆教授对这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了廖老师这种由“小学”入经学,从训诂学入手来研究中国经学史和思想史的方法路径,并希望同学们可以加强“小学”及训诂学能力的训练。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廖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荀子》与《大学》的关系问题,《解蔽》篇中“危”“微”与《大禹谟》中的“十六字心法”关系问题,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选取教材的问题逐一答疑解惑。最后,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