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讲座: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研究的可视化与智能化

    创建时间:  2019-06-10  聂林媛    浏览次数:


    6月5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数字人文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应邀来文学院306室做了题为“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研究的可视化与智能化”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文系姚蓉教授主持,饶龙隼教授、梁奇教授、尹楚兵教授、杨绪蓉教授、夏明宇老师等及上海市社科院王毅副教授等多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讲座。

    此次讲座王教授主要从数字人文的进展、古典文学研究的可视化和古典文学研究的智能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数字人文,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电脑运算或信息科技与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以合作、跨学科与电脑运算等新方法来进行人文学的研究、教学、出版等学术工作。

    王教授强调,数字人文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数据,形成关系型的结构化数据库,数据之间可以任意重组关联,形成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王教授殚精竭虑,耗费数年之功所做的“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是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为一体,将唐宋两代作家的编年事迹和编年作品转化为可视化地图的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

    对此王教授作了详细的介绍,可视化是以历史地图为平台,从而呈现诗人一生的活动轨迹。可从地理、时间、作家、作品四个维度,交错叠加再现唐宋时期多位作家的人生行迹及其文学活动、文学作品,具有全景呈现一个时代的作家活动、改变文学地理空间的认知方式、细化文学史的时间维度、展示历史交通路线、助探文学现场等多重学术意义。

    具体操作方面,王教授也耐心地做了一些示范,通过点击任一城市图标,就可以了解唐宋时期有哪些作家何时因何事到此地留下何作品。如果用户对某一历史时期的作家活动有兴趣,可以在对应路径中输入时间。除此之外,在首页左边的作家列表,点击作家姓名后,可以直观了解该作家一生的行迹等等。如苏轼三次还乡或范成大自吴入桂等路线,都可以轻而易举查到,简单高效又精准。王教授还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智能化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在智能集成文史资源、构建文学知识图谱、还原文学历史现场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讲座的最后,在场师生与王教授就文学编年地图展开了讨论,彼此思想的碰撞闪耀出璀璨的火花,惊艳四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却是干货满满,不仅帮助我们打开思维,还给予我们珍贵的启迪。在惊叹于王教授超前思维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在浮躁的当下,是否能以一颗平和之心潜心学术,不断学习,为学界做出更多更有用的贡献。

    王兆鹏教授曾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与上海大学渊源颇深,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并以优秀等级结项,成绩斐然,饮誉学林。(供稿:薛梦颖)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