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下午,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服务品牌工作室与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在地铁世纪大道站服务品牌工作室开展“开门办地铁,同心迎进博”校企共建专题会议。双方携手启动轨道交通手语服务共建项目,共同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注入新动能。
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邹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钧,公司副总经理陈梁出席会议。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张永禄教授、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倪兰教授携团队应邀出席。公司客运服务部、综合办公室、各线路管理部负责人,服务品牌工作室、线路服务团队成员代表及乘客委员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陈梁主持。

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邹松衷心感谢上海大学专家学者给予的有力支持,并就公司进一步深化无障碍服务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聚焦场景强技能。依托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专业资源,针对重点车站、重大活动保障及临近聋人学校站点的服务需求,开展生活日常用语、轨道交通高频常用语专项手语培训,着力提升员工服务技能。二是深化合作筑根基。双方探索联合编制《轨道交通专用手语手册》,系统整合服务场景核心用语,推动手语学习在员工队伍中实现常态化宣传、广泛化普及、长效化延续。三是拓展维度优服务。对公司“搭地铁、讲安全”等系列视频融入手语元素,为听障乘客提供精准贴心的出行安全指引。针对轨道交通无障碍服务的需求与难点,共同开展调研、实践,让无障碍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01 携手并进,共绘无障碍服务新蓝图

会议伊始,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倪兰教授系统介绍了中心在手语语言学研究与聋人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成果。
运二公司服务品牌工作室负责人孙春霞展示了工作室在无障碍服务方面的实践成果。从特殊乘客需求响应到服务流程优化,每一份努力都凝聚着对“零距离”的不懈追求。
02 专业贴心,手语视频助力安全宣传
活动现场,双方发布了精心制作的“搭地铁、讲安全”手语视频,以专业手语为载体,既为无障碍服务注入了权威支撑,更有效扩大了安全宣传的受众覆盖面,让公共信息传播更具有效性与包容性。
倪兰教授随后开展了现场手语培训,通过“你演我猜”等趣味互动,教学了“人民广场”“地铁站”“换乘”等上海地铁出行高频词汇,让与会者感受手语魅力的同时快速掌握能在工作场景中切实运用的表达技巧。
03 校企共建,携手推进无障碍服务

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为下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张永禄教授代表上海大学文学院赠送了由倪兰教授主编的《中国手语教程》全册。他表示,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在倪兰教授的带领下,持续深耕中国手语的研究与社会推广,此次合作正是学者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上海城市温度的生动体现,标志着“轨道交通手语服务共建项目”正式启航。
此次合作,标志着运二公司的无障碍服务从硬件设施的“有”,努力迈向沟通服务的“优”,既彰显了服务的“精度”,更传递了城市交通的“温度”。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内涵,共同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的服务力量,为城市无障碍出行建设注入持续的校企协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