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30日上午,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先生应邀来我院作题为《谈〈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的价值与意义》的讲座。讲座由宁镇疆教授主持,我院丁治民、郑妞等老师共同参与研讨,同时还有20余位本院学生与会学习。
讲座伊始,徐老师分享了安大简的入藏及整理情况。徐老师本次讲座的主体内容介绍将于下月正式发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三)》。根据徐老师介绍,《安大简(三)》由《善而》《哀诵》《申徒狄见周公》三篇文献组成,《哀诵》是一篇关于舜之二妃哀悼亡夫舜主题的楚辞佚篇,其中涉及二妃对舜的悼念、追忆及相关复杂感情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文献、语言文字及文学价值;《善而》共分四节,具有鲜明的骚体文本特征,可以将骚体诗的起源时间提前;《申徒狄见周公》又见于信阳长台关竹书,记载了周公与申徒狄的对话。徐老师重点讲述了《安大简(三)》中疑难字词的考释以及利用新出字形解决以往古文字中的疑难字。

在讲座的提问讨论环节中,徐老师同与会师生就《哀诵》中“舜”字的释读问题、安大简中楚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厚。本次讲座给上大师生介绍了学术前沿的新史料,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