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至2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大学主办的“古典与文明:中国先秦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于成都顺利召开,我院宁镇疆教授、朱继平副教授、周秦汉讲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宁镇疆教授做主旨发言,向大会宣读了论文《出土文献所见周人古辞“节节”研究》,以清华简、郭店简、上博简等新材料的互证为线索,揭示了过去学界关注不足的周代“节”“抑”等美德,并串联了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源流。

朱继平副教授宣读了论文《昭王南征“王在𢇛”地理新研》,考证了金文中昭王南征的“岸”地位于今禹州附近的康地以东、以南,并分析了昭王选择岸地的地缘政治考量。

周秦汉讲师宣读了论文《后稷的制造、上溯、转型与两周国家政治文化的转向》,基于两周时期古史观转型的大背景,讨论了后稷传说转型所反映的两周政治文化变迁。

在闭幕式上,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苏辉将象征信物虎符,从四川大学李世佳教授手中交接给宁镇疆教授,表示中国先秦史学会2026年学术年会将由上海大学承办。宁镇疆教授表示接下来会努力做好会议筹办工作,为推动中国先秦史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