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下午,甘肃简牍博物馆朱建军馆长应邀来我院作题为《“简”述中国——探寻简牍里的中华文明》学术讲座。该讲座由宁镇疆教授主持,陈菊霞、张安福教授以及文学院师生30余人与会聆听。
图1朱建军馆长在文学院作讲座
朱建军馆长首先概述了甘肃简牍的发现过程,包括发现者、出土地点和具体数量等。接着,介绍了居延、肩水金关、地湾、马圈湾、悬泉、放马滩等出土的代表性秦汉简牍,并分边塞生活、汉塞制度、家国情怀、中西交流等专题进一步阐述了这些简牍的珍贵价值,可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一、这批汉简是研究汉代政治、社会、军事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对复原汉朝的边防要塞,解锁边塞的烽火密码具有重要价值。二、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简牍的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能够与史书互相印证,具有传世文献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价值。三、简牍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承载着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四、甘肃遗存的竹简木牍是汉通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有形呈现。五、数万枚汉简亦是书法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艺术真迹。
图2讲座现场
讲座当中,朱馆长还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简牍探中华”中有关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汉简的录制片段,使师生们对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秦汉简牍实物及其价值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朱馆长还高度肯定了简牍研究在“简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提到馆藏的简牍是两汉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即时记录与原始档案,见证了河西走廊场域内“路通”“政通”与“民心相通”的历史进程。
最后,朱馆长展示并简要介绍了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四大基本陈列,即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与此同时,也回顾了甘肃简牍博物馆在主流媒体宣传、纪录片制作、文创产品开发、馆校联动以及临展交流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图3朱建军馆长与文学院师生合影
讲座在轻松友好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朱馆长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了简牍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讲座结束后,朱馆长还向与会师生赠送了书籍,表达了希望加强与上海大学在馆校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愿景。
图4赠送书籍
(撰稿:陈帆,审核:郭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