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应邀讲授研究生“四进”课程

    创建时间:  2023-04-10  郑丽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8日晚18时,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王兆鹏先生应邀走进文学院“人文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四进’课堂”,于文学院306会议室举行“如何撰写考证型学术论文”主题讲座。王教授从自身研究经历和治学方法出发,为文学院研究生讲授如何撰写考证型学术论文这一问题。讲座由课程主讲老师姚蓉教授主持,5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兆鹏教授指出主要有作家生平考、辨伪、辑佚三种基本考证类型。紧接着王教授以所撰《宋代诗人丛考(一)》《〈古今词统〉误收误题唐五代词考辨》《从〈永泰张氏宗谱〉辑录宋人佚文佚诗——兼说张元干籍贯及佚文价值》三篇文章为例,细致讲解如何撰写考证型论文。

    从《宋代诗人丛考(一)》一文出发,王教授讲授了如何考证作家生平。王教授首先指出,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提出并解决问题。因此论文引言需开门见山地交待文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和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其次,王教授讲解了考证作家生平的基本内容和运用材料的方法。他指出考证作家生平一般需考作家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交游等要素。材料的运用需“言必有据”“凡引必注”,并遵循“以观点带材料”的原则,避免引述材料过多过杂导致文章臃肿、枝蔓。再次,王教授还指出论证时最好运用与考证对象同时代作者的材料,才更具可信度。此外,王教授指出还需了解古代职官制度、地理沿革、惯用语法、历史纪年等知识,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材料。最后,王教授将材料引用分为“全引”“节录”“撮引”三种方法,需视情况选择引用方法,并指出在撰写论文时既要有丰富的史料,又要做到文从字顺。

    从《〈古今词统〉误收误题唐五代词考辨》一文出发,王教授讲授了如何考辨真伪的问题,他指出考证是为了求真、证伪。求真即探求事实真相,辨伪包含辨别事件的真伪、作品(文体)的真伪和作者的真伪等方面。王教授即是在阅读明清词选时发现其中多误收误题之作,通过追溯作品源流辨其真伪,从而写下这篇文章,又通过对这篇文章写作思路的介绍,教导同学们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从〈永泰张氏宗谱〉辑录宋人佚文佚诗——兼说张元干籍贯及佚文价值》一文出发,王教授讲解了辑佚的问题,指出辑佚既可补人、也可补作,分享了他通过张氏宗谱辑佚的经验。他提醒大家利用宗谱资源考证时需注意甄别材料的可信度,可通过谱序和谱系进行判断。

    最后,王教授指出撰写考证型论文需建立在发现材料的基础上,虽然现在发达的网络检索能满足一定的查找资料的需求,但从事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仍需多读原始文献,在阅读中锻炼眼光、发现问题、积累材料。

    课程讲授结束后,姚蓉教授对王兆鹏教授的精彩讲授进行总结并表示诚挚感谢。本次课程王教授从解读本人撰写的考证论文出发,既从宏观层面的布局谋篇又从具体操作层面的如何阅读并解读材料,全面教授写作考证型论文的方法,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文:郭雪颖/图:余梦婷)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