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下午2点,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博士后学术半月谈”第六次活动在406会议室举行,本次半月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站的邵小龙与渠嵩烽两位老师主讲,并邀请上海大学文学院陈菊霞教授、黄景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洁老师、上海大学文学院刘慧宽老师、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邹琳老师与谈,宋鸽老师担任主持。本次会谈也吸引了诸多高校的学者在线上参会。
会议伊始,主持人宋鸽老师向各位参会者表达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两位主讲人的论文主题以及与谈人的研究重心与研究成果。宋鸽老师指出,学术半月谈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加强青年老师与博士后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年轻老师的学术进步。
邵小龙老师作了题为《宋至明山西神祠与祠神信仰的分布与特征》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从由朝廷而地方的地神信仰与神祠分布、官民并行的山川神信仰与神祠分布、独具特色的女神信仰与神祠分布、地方神祇信仰与神祠分布四个方面展开,指出相比于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神祠,山西地区与稷益信仰和二仙信仰有关的神祠,分布都较为有限。
渠嵩烽老师的汇报题目为《论高攀龙神秘思想的多重表现、文学书写及早期成因》。文章提出高攀龙神秘思想表现为静坐、卜筮、占星、释梦四部分,佛教思想是建构其理学体系的一种较为隐蔽的新资源,而高氏早年家庭环境是其思想神秘特质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菊霞、黄景春、周洁三位老师对邵小龙老师的汇报作了评议,肯定了邵小龙老师论文视野的开阔性及论文选题的意义,认为其很好地利用山西地域便利性展开对山西神祠与祠神信仰的研究,并在山西神灵信仰的特点、山西民间神灵谱系、山西祠神信仰的演化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关问题与建议。邵小龙老师就一系列问题做出回应,并表示会后将结合与谈人提出建议进行深入思考。
刘慧宽老师、邹琳老师对渠嵩烽老师的汇报作了评议,他们指出此篇论文立意深远,选题新颖,详细介绍了高攀龙的神秘思想及其形成原因,打通学科壁垒。刘慧宽老师结合西方“神秘主义”发展历史进行对比讨论,并指出文学书写是高攀龙神秘思想的多重表现之一。邹琳老师指出该论文还可以补充高攀龙神秘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与哲学、文学的勾连等相关内容。渠嵩烽老师做出简要回应,并表示在会后将进一步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
最后,宋鸽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参会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本次活动至此圆满结束。(供稿:罗杰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