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下午,“策马青云路 此去驭文风”上海大学文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旭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佳蒙,副院长宁镇疆、杨长云,历史系主任郭丹彤,文学院1985级校友葛凤章,文学院教师代表、学生辅导员、家长代表以及全体2025届毕业生共聚本次毕业典礼。典礼由文学院2025届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哲浩、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张青主持。
院旗、院徽承载着美好的祝福,传承着一代代的文心。2025届本科毕业生张昕瑜同学和研究生毕业生孙浩颖同学分别将院旗、院徽交到新生代表刘思达、黄思文同学手中,象征着文心与文脉的赓续传承。随后,全体师生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本次毕业典礼拉开了序幕。

第一篇章 文泽师语 青云初航
时序轮转,华章日新;弦歌不辍,策马青云。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老师为全体毕业生送上诚挚祝福与殷切嘱托。面对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环境,段书记鼓励同学们坚定信念,为毕业生们送上三句蕴含智慧的箴言,以“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寄语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提醒大家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避免陷入信息茧房,保持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大家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最后,段书记以于右任老校长与钱伟长老校长的“大任于斯,江山有待;伟业流长,自强不息”寄语毕业生,激励大家铭记上大使命,勇挑社会责任,在未来人生路上不断奋进,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岁月鎏金,往事如歌。青春过往皆为征途镌刻的勋章,数载校园岁月的点滴都汇聚在回忆视频中,化作未来风雨兼程的星光,毕业生们共同观看了回忆视频。
学位授予仪式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佳蒙老师主持。副院长宁镇疆老师与杨长云老师分别宣读获得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在全体与会师生以及家长的共同见证下,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老师为毕业生拨穗,文学院院长刘旭光老师为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老师向毕业生赠送纪念礼。



学士帽上的帽穗从右到左的轻轻拨动,象征着2025届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祝愿学子们携朝气作翼、载梦想为帆,御风踏浪,前程似锦。
师长叮咛,纸短情长。老师们的万千牵挂与祝愿,凝结成寄语视频《传道授业·谆谆师语》,愿毕业生们能够携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奔赴山海,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宋鸽老师为毕业生带来最后一课《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宋老师以本科毕业时母亲“轻装上路”的叮嘱为引,寄语同学们为心灵做减法,放下内耗,从容奔赴新程。她谈及年少时读曹丕《典论》的触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份对文字力量的感知,也化作对学子的期许,她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热爱,心无旁骛,在自身位置上做到举重若轻。面对未来可能的焦虑,宋老师强调人文学科赋予的思辨力与共情力,正是穿越迷茫的底气,她鼓励同学们带着这份精神养分前行。最后,她祝愿毕业生守持心灵的轻盈自由,在新途上光芒绽放,同时尽兴此刻,为校园岁月画下圆满句点。

第二篇章 文心相契 青云同征
“纵然告别这盛放青春的原野,亲爱的母校,我们将继续用热情种植理想,在远方续写荣光。”文学院毕业生代表共同朗诵诗歌《告别母校·告白母校》,既饱含了对师长的感恩,也表达了对同窗的不舍,悠扬的音乐与深情的诵读,将文学院的温润岁月深深融入每一位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里。

2025届全球学专业博士毕业生SOARES NOGARA TIAGO蒂亚戈·诺格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首先感谢了中国人民和上海大学对各国学子的热情接纳,在文院学习期间,他不仅在学术之途收获果实,更在跨文化的碰撞中缔结了友谊,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让他明白应以对话而非对抗以促进发展。他特别致敬各位师长、教职员工与同窗的一路扶持,正是这些帮助使这段求学之旅得以圆满。临别之际,他期许众人能成为连接不同国家的桥梁,为构建更公正、和平与团结的世界添砖加瓦,并再次致谢上海大学能够成为他们的港湾、向导以及瞭望世界的窗口。

2025届本科毕业生陈榆菲以“现场人生”概括四年的大学生活,她谈及曾因前路迷茫而感到困惑,却在文学哲思中学会不停探索。她感恩母校包容试错,感谢老师们以人文热忱引领学生探索文学、参与实践、化解焦虑,更庆幸自己选择了文学院,并由此找到了热爱的方向。最后她引用鲁迅名言“即使前途很远,也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寄语同窗勇敢前行,也向母校、师长与同学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随后,学生代表向各位老师送上鲜花,以表达感恩之情。

在成长的漫漫征途上,家庭始终是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给予大家最坚实的依靠。毕业之际,毕业生们为家长准备了别具匠心的“专属奖状”,每份奖项都承载着对家人的深情与谢意。钱佳慧父亲代表全体家长祝贺毕业生,向悉心培育的师长致谢,寄语学子们带着期许奔赴新程;萨娜同学的家属则以“保持对生活的激情与坚持”鼓励毕业生直面挑战,感恩学校的培养。相信毕业生们定会带着这份浸润心扉的爱与期许,在未来坚定前行。



第三篇章 文韵传薪 青云展翅
时光荏苒,情谊永驻;久别重逢,共话今朝。学院1985级校友葛凤章作为代表发言,他满怀热忱地向2025届毕业生道贺。望着眼前年轻学子的笑颜,他不禁回溯38年前文学院特有的海军班53名学员毕业的场景,那批在特殊年代里珍视求学机会的身影,至今仍是他心中鲜活的记忆。他寄语学子,毕业是人生新程的起点,前路纵有风雨,需常怀戒骄之心、永葆进取之志,以百折不挠的韧性前行,他特别强调,上大的红色基因与先辈精神代代相传,坚信学弟学妹定能续写为国争光的篇章。最后,他以“坚持”“相信”“不能忘”的三条共勉作结,寄寓深切期许。

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与校友葛凤章为2025级校友联络员颁发校友联络员聘书。他们将肩负文院光荣使命,心系上大、心系文院,为各位校友和上海大学、和文院之间的联系搭建桥梁。

文学院院长刘旭光老师向全体2025届毕业生作题为《致读书人,或致自由而实用的平特分子》的发言。在致辞中,他以自身留长发及青年教师“平特分子”的称谓为由,提出学院师生是“自由而实用的平特分子”——平凡却特立独行,有主见、有个性且注重实用。这类人或面临社会的规训,但文学院学生具备读写、思考、表达等实用能力,足以立足社会,同时也应保留内心的独特性。他指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读书人”,即拥有独立思想、高尚品格与书卷气的人,使文史菁华内化为气质,并勉励文史专业学生多读书,使知识进入头脑心灵,以文化人。他指出受过真正人文教育的人很少,却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的种子,用身体力行去感染他人。

文学院师生代表为大家带来歌曲串烧《逐梦远航·生生不息》,歌声中,既有对母校师友的眷恋,更有对远方星辰的向往,愿每位学子都能带着歌声中滚烫的赤诚,让青春的旋律永远生生不息。

典礼最后,上海大学校歌缓缓奏响,全体师生起立深情同唱。伴随着“自强不息”的时代交响与青春呐喊,上海大学文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策马青云路 此去驭文风,真诚祝福每一位文院人心有所向,行有所成,前路灿烂,繁花相伴!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