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神话与当代社会”学术工作坊在文学院306会议室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杨利慧,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所长陆建芳,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民俗学教授、世界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岛村恭则,应邀前来作主题演讲。本次工作坊由中文系主任黄景春教授主持,文学院石圆圆、梁奇、宋鸽及国际文化学院常峻等老师及文学院、社会学院50余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
黄景春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与思路,提出了贯穿性的两个问题:神话在当代社会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杨利慧教授作了题为“当代中国神话主义”的演讲。她认为,由于当今世界神话学的局限(世界神话学领域学者大都从考古学、考据学角度入手,来还原上古神话原貌,对当代社会中多样化的神话存在和传播形态缺乏足够的关注)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社会事实,神话正在以多元的形态呈现。她认为必须把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区隔打破,把过去和现在放在同一个维度关照。随后她对中国当代电子媒介中神话主义的呈现方式、文本类型作了简要归类。对当下的神话主义生产,杨老师认为:神话主义不应仅被视为技术发展、媒介变迁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一种以过去为资源的当下新型文化生产模式”。杨老师认为:电子媒介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综合作用的新技术手段,改变观众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能够在很“专注凝神”的审美体验。神话作为“超媒介”形态的文化传统,透过新媒介的形式,观察这些既古老又年轻的神话主义现象,既可以看到根本性的人类观念的重复出现,也可以洞见当代大众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复杂图景。
不同于杨老师的着眼当下,陆建芳研究员放眼远古,作了题为“良渚文化去向与神话时代”的演讲,通过对出土材料的图案解读,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纷繁的神话时代。他认为,考古学是实证科学,但也需要想象力,将考古资料与文本神话进行谨慎比对,才会有突破性成果。不同于大多数考古学者依据陶片建立考古谱系的研究方法,陆老师从出土材料上的图案入手,进行合理化解读。通过良渚、石家河、龙山等遗址出土玉器上的图案比对分析,三地的人神观念、人神沟通的方式非常相似,神都是通过鸟来传达旨意。通过凌家滩的玉板卜卦和寺墩的玉琮上表现的天地通道,可以大体推断良渚社会的形态结构。随后,陆老师又展示了良渚玉器与湖北、四川、山东及陕北地区出土的玉器图案比对,勾勒出一幅良渚文化向西方、北方、南方辐射的路线图:长江下游海侵——良渚文化北上投靠大汶口文化—遇到黄河上游的势力(黄帝),战争失败—一部分南下进入巴蜀 、岭南,一部分被俘进入西北地区——带去玉文化。陆老师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出土玉器图片。随着他的分析解读,良渚文化中对神话时代的现实反映逐渐清晰明朗。对考古材料的合理化解读,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岛村恭则作了题为“传承的消长——以日本的来访神为例”的演讲,以日本来访神为例,对传承与文化遗产间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他将来访神分为可见来访神与不可见来访神两种类型,通过可见来访神(秋田县的生剥)和不可见的来访神(伊豆群岛的“忌日的来访神(忌の日)”)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其传承异同。从生剥文化来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伴随着观光化、文化遗产化或者角色化等的兴起,生剥鬼ナマハゲ文化的“公开性”不断增强,最终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公开性达到了全球高度。从“忌日的来访神”传承来看,仅由几位祭祀者秘密举行祭祀,普通居民则严格遵守禁忌。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引人注目的表演,也没有任何观光化、文化遗产化的行为,与生剥鬼的传承样态相比,其公开性极低。与“亡灵”有关的传承,虽然被漫画化或者被改编为网络怪谈,但这与观光化、文化遗产化语境下的“光”的世界迥然相异,可以说是“影”的世界,因此没有得到外界充分的关注。但这丝毫不应损害忌日的来访神在文化层面和学术层面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岛村恭则老师认为,民俗学不仅要关注“公开”的“光”,也应该关注“非公开”的“影”,它们的价值才会更具张力。
在讨论交流环节,就“神话主义研究范畴的时间限定”“神话研究到底是在研究什么?”“良渚文化中心论与中原文化中心论是否矛盾?”“两种类型的来访神功能性质都不同,共称来访神是否合适?”等问题,三位老师分别问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及看法,给予了详细解答。
最后,黄景春教授对所有老师的发言作了精彩总结,对待神话,不仅要着眼过去,还要关注当下;在研究方法上,不仅要看文本文献,进行田野调查,还要重视出土材料。最后,对各位老师同学的积极参与表示由衷感谢并期待下次交流,至此,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供稿人:王宇)